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未来5年,会是什么模样?
5日,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,超7万字、内容厚达142页的纲要草案中,民生部署干货满满,勾勒出一幅美好生活的新图景。展望未来,来自行业的“领军者”们这样说——
人工智能或像水和电一样进入你我生活
有没有想过,未来5年,“数字”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?
纲要草案明确,培育壮大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新兴数字产业,同时提出包括智能交通、智慧教育、智慧医疗等10个数字化应用场景。
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,人工智能、5G、大数据等技术已在防疫、医疗、交通等多个领域“大显身手”。如今,我国5G终端连接数已超2亿,快速增长的用户规模和更广泛建设布局,让我们有理由对未来智慧生活充满期待。
“未来5到10年,人工智能将会像水和电一样进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行业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这样展望。在他看来,到时候每个孩子可能会有人工智能老师,每个老师可能会有人工智能助教,每个家庭可能会有人工智能医生……“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,人工智能将是未来幸福社会非常重要的保障。”
在纲要草案中,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,并以专章部署。科技赋能下,养老服务也会变得更“聪明”。
更多新职业涌现 就业更灵活、更充分
就业是最大的民生。未来5年,就业市场会是什么样?
纲要草案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,明确扩大就业容量,提升就业质量,并提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。可以预见,更多就业机会,更灵活的就业方式将成为未来就业市场的鲜明特点。
2020年,我国新增市场主体恢复快速增长,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,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。随着新技术发展,人社部等部门还联合发布了“互联网营销师”等9个新职业,让相关从业者有了“正式”身份。
“未来,新职业可能会在拉动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。”全国青联委员、电商主播薇娅认为,未来灵活就业会变得更加常见,就业市场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。
她表示,随着新职业的不断涌现,相关培训和职业技能标准也要跟上来。有关部门、平台、从业者要共同努力,建立健全行业诚信体系。
新技术赋能 “双师教学”有望到来
今天的教育,决定国家的未来。新发展阶段,更均衡、更高质量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词。
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92%以上,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60%,提出教育提质扩容工程……纲要草案更加强调提升国民素质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。
当新技术遇上教育,会擦出怎样的火花?
“在线教育、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已经为缩小地区教育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说。展望未来,他认为“双师教学”有望成为新教育场景——除了真正的老师,还有一个老师是人工智能。但真正老师的作用不可替代。
如何用新技术帮助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?俞敏洪建议,利用人工智能技术,整合国内外优质英语教学资源,解决乡村英语教师匮乏问题,以更好地消除地域教学资源与教学水平的差异。
腰包会更鼓 未来收入渠道更多元
未来,“钱袋子”能不能更鼓?这是百姓的关切和期盼,也是美好生活的底气所在。
增加收入,也是实现扩内需、促消费的源头所在。2020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,比上年增长4.7%,扣除价格因素,实际增长2.1%,快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。未来5年我们的收入增长实现“节节高”值得期待。
瞄准促进共同富裕,纲要草案里关于收入的表述令人关注: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、拓展居民收入增长渠道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……
“要实现共同富裕目标,特别需要在分配领域能够实现与这一目标相衔接的制度安排。税收、社会保障、转移支付是我们‘十四五’时期应采取措施大力完善的三个重要领域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说。
拓展收入渠道,实现收入增加,未来有何可期?
高培勇说,为了让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同步增长,我们一方面要增加百姓收入,另一方面要丰富可供老百姓选择的投资系列产品。“这需要我们把更多精力投向资本市场建设和完善。”(记者于佳欣、许可、于文静、郑明达、魏董华)